
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4日,记者在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,近年来,青岛市崂山区以前瞻布局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,通过育龙头、强招引、搭平台、优生态的链式发展思维网上配资炒股,已成为全省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主战场,先后斩获国家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、山东省 “十强” 产业 “雁阵形” 集群等多项重磅荣誉。截至目前,区域内汇集虚拟现实相关企业 148 家,2024 年全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突破 220 亿元,其中园区产业规模突破 91 亿元,同比增长 71%。在这一产业浪潮中,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(青岛)、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世纪优优(青岛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大主体凭借技术创新、生态构建与场景拓展,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,共同勾勒出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的蓬勃图景。
打造全球领先创新引擎,破解产业 “闭门造车” 难题
作为虚拟现实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,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(青岛)自 2022 年 11 月由工信部批复组建,2023 年 6 月入驻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园以来,始终以 “打造全球引领的虚拟现实创新生态发展驱动引擎” 为目标,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。中心建设的青岛元宇宙中试平台,不仅入选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,更是全球规模较大的同类平台之一,为产业发展注入关键动能。
该中试平台具备零组件、整机、内容应用的全流程试制能力,通过三大核心职能破解产业痛点:一是为新技术市场化提供 “安全试验场”,新型显示技术、空间定位系统等创新成果可在此验证可行性与市场适应性;二是推动我国从 “采标者” 向 “制标者” 转变,通过大规模验证自主技术路线,将中国技术基因植入全球产业生态;三是破解 “鸡生蛋蛋生鸡” 困境,针对国产化需求迫切场景提供全流程业务支持网上配资炒股,加速产业良性循环。截至目前,中心已突破 7 项关键技术(2 项国际领先),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117 项、软件著作权 85 项,检测平台获 CNAS、CMA 双认证,中试平台年产能达 15 万台,累计提供检测服务超 6500 小时,不仅服务青岛本地企业,更辐射全省乃至全国,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的 “桥梁”。
明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